| |
![]() ![]() ![]() 教育的N種可能性-給特殊需求的孩子4.0版 (文:余懷瑾 仙女老師) 感謝聯電文教基金會熱血夥伴出人出力贊助。 第一場到第四場,實體到線上,我場場參與。 老師們深化孩子學習,感動一場比一場多。 阿亮校長擔任主持人,控場時間精準。 蘇老師說,大學教授來教特教的孩子,不是因為這件事很簡單,而是因為很困難。這話逼出家長們的眼淚啊! 李秉軒老師透過科技教孩子們繪圖,不需要考慮認知。孩子們拿到ipad,沒有所謂的正確姿勢,每個小孩手部肌肉需要老師調過。讓孩子剪輯,編輯,配音,有劇情的簡單動畫。他讓孩子們的學習進入心流,快樂得很。 陳宥妤老師,剛獲師鐸獎。為身心障礙和資賦優異的孩子搭起橋樑,社區營造,社會參與,走出教室,用藝術創作南郭老屋。菜販用善意對待視障孩子,讓孩子摸蔬菜認識蔬菜,孩子在台北住院,還帶雞湯探視,忘年之交。 呂幼雯老師,領有領隊和導遊證照。在3.0版講座中,受到宥妤啟發,也帶著孩子們走出冷氣房,規劃行程,找不到路用問的,引導孩子們守規則和重視團隊價值,到戶外流汗讓孩子在真實情境中學習。 宋葇葇老師,將輔助科技應用於特殊教育。特殊需求的孩子因障別不同,無法使用一般人習以為常的物品,因此致力於研發與製作符合個別需求的輔助科技設備與裝置,幫助全台身心障礙學生,成品全部公開,材料易取得,讓家長和老師能看能學。 最正的工友千玉老師不諱言自己是ADD,精力充沛,腦子動得快,行動跟上來,爆正。 老師們讓人感動。 觀眾刷了一排的9999999999999。 很榮幸我是最後一位分享者,總結大家的好。 前述老師們是特教老師,我是普通班的老師。 我有兩名身心障礙女兒,他們的孩子狀況很好。 我則是因為對教育的信仰,選擇離開公立學校。 「打造有溫度的課堂-說個好故事」。 困境與糾葛是好故事的必要條件。 疊加事件是讓主角逆轉的導火線。 領導者的態度決定氛圍友善與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