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還記得,從國小到高中的十二年義務教育裡,我們不乏出現這樣的問題——為什麼要讀那麼多篇古文、為什麼要背元素週期表、為什麼我需要知道東羅馬帝國在什麼時候滅亡?學了三角函數之後畫出來的三角形也沒有比較好看,為什麼我們還是得乖乖把它們吞下肚?是因為老師說「這很重要、之後會考」嗎?難怪不再考試之後,我們便再也不會強迫自己與這些事物和平共處。
如果我們把我們認為重要的東西帶到了孩子面前,卻不教孩子如何使用,這就像是有人遞給你一本書、但不教你識字,所以即使我們能流利背誦出一個又一個考試重點,站在真正的知識面前,我們仍是一個文盲。 於是,近年協會開始發想以程式設計為本位以外的課程,企圖帶著孩子們一起脫離「目不識丁」的狀態——協會與南臺科大產品設計系在寒假期間合作舉辦的設計自造營就是這一系列課程的初登場,更在今年(2018)暑假持續辦理,讓PTWA 夥伴學校師生一起學習、同樂。這樣的大會師營隊活動,對偏鄉師生而言,除了特定主題研習,更是一個生活學習的好機會。
營隊內容分為自走車、老屋、飛行船三大主題,這趟營隊的目的不是學習如何寫程式,而是學習如何從零到一做出自己的作品。於是孩子們的問題來了——他們要怎麼做出一個好看或好玩的自走車/飛行船/老屋音樂盒?
雖然在跨領域的學習裡,每個科目都只有淺顯的概念,但只要激起了孩子的興趣,「想把XX再弄得更好一點」的念頭就會一直趨使著他們前進的腳步,某天他們驀然回首,會發現自己已經走了很遠的路。而後,再也不會有人問為什麼要學這些,而是──
|